郭松民 | 利他主义的爱情——在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》观影会上发言
按:不久前,一个美好的夏日之夜,一群花果山上下来的年轻人,观看并讨论新中国人民电影时代的经典名片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》(1959),我虽然早就不是年轻人了,但也受邀参加并做了一个发言,下面的文字根据发言提纲整理。
按:不久前,一个美好的夏日之夜,一群花果山上下来的年轻人,观看并讨论新中国人民电影时代的经典名片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》(1959),我虽然早就不是年轻人了,但也受邀参加并做了一个发言,下面的文字根据发言提纲整理。
因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,正好是社会主义青春期。1956年,社会主义改造完成,中国宣布进入社会主义,但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?未来将取得什么样的成就?会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困难?人们并不清楚。
阿西娜·瑞秋·特桑嘉里用饱和度过爆的16mm胶片,将马克思笔下的"圈地运动"具象为一场感官革命:黏腻蜗牛爬过腐殖土的近景,与玫瑰金色晚霞中交媾的村民并置,肖恩·普莱斯·威廉姆斯的摄影机贪婪舔舐着土地最后的芬芳。那些故意保留的脏边画框,如同被铁栅栏切割的公有地,